杰出的世界事务记者吉姆·霍格兰去世,享年84岁
吉姆·霍格兰(Jim Hoagland)周一在华盛顿去世。长期担任《华盛顿邮报》(The Washington Post)驻外记者、编辑和专栏作家的霍格兰为他带来了两项普利策奖,并使他的作品成为美国顶级外交官和政界人士的必读之作。他享年84岁。
他的女儿莉莉(Lily)说,父亲在医院死于中风。
霍格兰身材高大,彬彬有礼,是教科书上对驻外记者的定义,他对全球事务有着百科全书式的了解,还有一个鼓鼓的高级联系人关系网。
1999年,约旦国王侯赛因(King Hussein)去世前几周,人们普遍认为,他的兄弟哈桑王储(Crown Prince Hassan)将接替他的王位。借助在约旦和华盛顿的人脉,霍格兰写了一篇专栏文章,称最终人选将是国王的儿子阿卜杜拉王子(Prince Abdullah)。他是对的。
“他抢在所有人的前面,”专栏作家、《邮报》前外国编辑大卫·伊格内修斯(David Ignatius)在接受采访时说。“在他写这本书的时候,我想就连哈桑也很可能认为他是下一任国王。”
他是《华盛顿邮报》著名编辑本·布拉德利(Ben Bradlee)和《华盛顿邮报》长期出版人凯瑟琳·格雷厄姆(Katharine Graham)的最爱,前者1966年几乎一见到他就雇用他担任《都市报》记者,后者经常带霍格兰去国外会见外国领导人。
他出身卑微,在华盛顿建制派中实属罕见。他的父母是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的纺织工人,他们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分手了,他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。
他说,在种族隔离的南方长大,他对世界有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,这是他在为《华盛顿邮报》完成的首批重大任务之一中发挥的一种优势,那是一个关于南非种族隔离的10集系列节目。
“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告诉自己关于种族的谎言,”1981年,他对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《州报》(the State)说。“所以我很了解人们是如何欺骗自己的。”
该系列获得了1971年普利策国际报道奖;成为霍格兰1972年出版的《南非:冲突中的文明》一书的基础;人们普遍认为,他帮助将种族隔离作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道德问题引入了美国。
后来,他先后担任贝鲁特和巴黎分社社长,之后又在华盛顿担任外交记者。1979年,布拉德利任命他为外国编辑。
在这份工作中,他雇佣了一排排的记者;在科特迪瓦、新德里和波兰华沙开设办事处;而且,他声称,《纽约时报》在海外刊登的文章很快就超过了《纽约时报》。
“他真的是我遇到过的最好的编辑,因为他能够不断地用问题刺激我,让我深入了解一个故事的根源,”比尔·德罗兹迪亚克(Bill Drozdiak)说。德罗兹迪亚克是他聘请来报道西德新闻的,后来成为外国编辑。
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,霍格兰不仅指挥了《华盛顿邮报》在贝鲁特的记者,还通过在政府内部的线人在华盛顿进行了自己的报道。
《华盛顿邮报》对战争的报道招致了相当多的批评;这份报纸——以及霍格兰——被指控反以色列。作为回应,他和布拉德利同意了一位拉比的请求,参观了《华盛顿邮报》的新闻编辑室,看看霍格兰是怎么做的。
霍格兰在为2017年的纪录片《新闻人:本·布拉德利的生活与时代》(the Newspaperman: the Life and Times of Ben Bradlee)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们并没有试图做什么表演或其他什么。”
拉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霍格兰回忆道:“他说,‘我确信你在做正确的事,你正在尽最大努力消除报纸上的偏见。’然后他就很有风度地写了一份报告,在报告中他就是这么说的。”
霍格兰于1986年回到巴黎,这一次写了一个每周两期的外交专栏,后来被联合出版,出现在几十家报纸上。凭借这篇专栏,他以深度报道为基础的冷静新闻分析赢得了声誉。
霍格兰是美国力量的坚定拥护者,但也对美国力量的部署方式持怀疑态度——例如,当比尔?克林顿(Bill Clinton)总统在上世纪90年代推动北约东扩时。霍格兰担心扩张会激起俄罗斯的反应。
他在1996年的一篇专栏文章中写道,“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再次冒着被解放政治所陶醉的风险,在这种政治中,欣快和希望排挤或推迟了对美国利益的清晰、批判性的评估。”
1991年,他因关于苏联解体和波斯湾战争的专栏文章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奖。
霍格兰与流亡的伊拉克持不同政见者艾哈迈德·沙拉比(Ahmed Chalabi)走得很近,到20世纪90年代末,他已经成为美国入侵伊拉克推翻侯赛因、解放伊拉克人民的啦啦队长,伊拉克人民张开双臂欢迎他们。
尽管他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法有些怀疑,但他相信美国有道德义务入侵这个国家——这是一个以冷静的现实主义著称的作家的理想主义的惊人爆发。
然而,尽管他坚称美国将取得胜利,但他也警告不要走得太远。
“我们已经建立了自罗马帝国以来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,”他在2003年告诉他家乡南卡罗来纳州的《石山先驱报》(Rock Hill Herald)。“危险在于过度扩张。我们可能成为帝国过度扩张的受害者——相信我们可以去任何地方,做任何事情。”
吉米·李·霍格兰于1940年1月22日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边境附近的罗克希尔。他的父亲小勒罗伊·霍格兰(Leroy Hoagland Jr.)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海军陆战队服役,父母离婚后,他搬到了芝加哥,在那里打理酒吧。他的母亲伊迪丝后来嫁给了詹姆斯·埃斯蒂斯,在保险业工作。
吉姆和他的祖父母住在卡托巴河沿岸的一个农场里。作为一个早熟的学生,他在石山公共图书馆找到了慰藉。
1984年,他在位于罗克希尔的温斯洛普大学(Winthrop University)的一次演讲中说:“对于一个来自乡村的男孩来说,这是通往思想世界和外部体验的第一张重要护照。”
他在南卡罗来纳大学(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)学习新闻学,暑假在《石山先驱晚报》(Rock Hill Evening Herald)工作。1961年毕业后,他在普罗旺斯艾克斯大学学习了两年法语。
霍格兰曾在德国空军服役两年。出院后,他在回南卡罗来纳找工作的路上,也许是在国会办公室,他在华盛顿停下来看一个朋友——他的兄弟把他介绍给布拉德利。
两人一拍即合,霍格兰很快就发现自己和卡尔·伯恩斯坦(Carl Bernstein)、小伦纳德·唐尼(Leonard Downie Jr.)等其他新聘的员工一起,在《华盛顿邮报》Metro的办公桌上写作。
虽然他主要报道华盛顿地区的新闻,但1968年2月,在奥兰治堡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举行的民权抗议活动中,警察向一群黑人学生开枪,造成3人死亡,28人受伤,之后,他至少以记者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。
在随后的骚乱中,一名抗议者击中霍格兰的头部,鲜血溅到他的衬衫上。
霍格兰的前三段婚姻——简·默多克、格雷琴·西奥博尔德和伊丽莎白·贝克尔——都以离婚告终。贝克尔曾先后为《华盛顿邮报》和《纽约时报》担任驻外记者。
除了女儿,他还留下了妻子简·斯坦顿·希区柯克(Jane Stanton Hitchcock);他的儿子李;三个孙子;还有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莱恩和乔尔·埃斯蒂斯。
虽然霍格兰从未搬回南方,但他对南方保持着一种谨慎的喜爱,并经常回去拜访,有时还会被当地报纸报道。
他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,他是如何将家乡的过去与周游世界的现在联系起来的。他说,关键是他小时候发现的好奇心,这种好奇心从未离开过他。
“作为一名驻外记者,我的优势在于,”他在1981年接受《国家报》(The State)采访时回答说,“我传达了一种冒险的感觉。”我想这就是我从事这一行的原因。这是一种日常的冒险感。”
本文最初发表于《纽约时报》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